“我和绿色之友的故事”征文
《小小《手册》,意外获奖》
作者:余晓勇
一本小小的印刷出版物,每次拿在手里都会引发很多回忆很多感受,这本小书就《爱生态、爱绿色、我行动——新城市居民绿色生活手册》(以下简称“《手册》”)。
这本2013年编写的《手册》共有76页,文字篇幅不足万言。除“前言”、“附录”之外,分成“知我生态城,爱我生态城”、“亲近自然,体验自然”、“保护环境,享受生活”、“环境议题,市民行动”四章,其间还穿插了65幅照片及若干插图、绘画。《手册》色彩淡雅、设计紧凑,全书用再生纸印刷,里里外外体现着“绿色”的内涵。
从编写《手册》到如今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,为什么还要说说《手册》的故事呢?原因有三:1、《手册》意外获奖;2、《手册》有待推广。3、主编有话说。
《手册》意外获奖。
2015年12月的某一天,我接到市环科学会刘乃荣大姐打来的电话,告知中国环科学会学会征集“第五届环保科普创新大赛”作品。我按要求将《手册》及《申报表》发给刘大姐后,转年3月忽然收到《关于表彰第五届“环保科普创新奖”获奖作品的决定》通知,《手册》竟然得了一等奖!要知道这次大赛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,不仅参赛高手如云,专家也是国内一流。作为民间环保组织一员参赛,早有“做分母”的准备,获奖实属意外,而且还是本次大赛评出的仅有两个一等奖之一!
光荣属于所有参与和支持《手册》的人,他们是:徐华鑫、孙艳君、秦兆明、黄国柱、陶令、莫训强,王学伟、冯国栋、孙丽薇、许昊、李颖,当然还有作为主编的我。与此同时,《手册》无疑也为我市环科学会和天津绿色之友赢得了荣誉。
在绿色之友的公益园地,曾有多位成员或项目得到各类奖励,比如“地球奖”、“美境终身成就奖”、“福特汽车环保奖”、“绿色滨海挑战行动奖”等等,但《手册》获奖是又一次突破,它增强了我们的信心,也为我们今后推动环保科普活动提供了借鉴!
《手册》有待推广
2000本《手册》付梓后,大部分由生态城管委会用于5周年庆典,向居民发放,作为宣传资料提供给来宾,只有少部分给绿色之友用于交流。在很短时间内除了“样书”之外,印刷版《手册》就已告罄。目前只有电子版《手册》(内容与印刷版是一样的)还能提供给用户。
既然是国内第一的环保科普出版物,对其意义和作用当然有宣传推广的必要。
——《手册》问世填补了国内空白,回应了“建设美丽中国”的号召,是我市生态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。
——《手册》凝聚了民间环保组织多年实践经验,为落实《天津市环境教育条例》、推动更多市民和组织参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提供了可操作、可复制的案例。
——《手册》采取了“小百科”形式,言简意赅通俗易懂,除正文外还有《附录》有“环保小词典”、“绿色书目”、“部分环保网站”、“环境纪念日”等阅读内容,方便查询使用。
——《手册》作为绿色之友拥有知识产权的传播载体,可以成为纽带桥梁,我们愿与各级部门、企事业单位、伙伴机构合作,在已有基础上,探讨修改补充、扩大受众、重新出版的可能性,力求实现双赢多赢。
主编有话说
《手册》是主动争取的任务,也是我主编的第一本“书”。
绿色之友2000年注册“天津市环境科学学会绿色教育工作委员会”,2013年注册“中新生态城绿色之友生态文化促进会”,“两块牌子”让绿色之友得到更多指导和支持。
在接受《手册》编写任务后,我和孙艳君会长、张涛秘书长多次到生态城,召开社区座谈会,为社工做环保培训,和有关负责人商讨交流。面对寻找素材范围大、人手少、时间紧等困难,绿友成立了项目组,大家齐心协力分工合作,查阅有关书籍,搜集网上资料,筛选有关参照物,初步形成《手册》框架和编写构想。
2013年6月4日生态城社会局领导听取汇报,7月3日《手册》签署协议,我方承诺在9月28日中新天津生态城奠基5周年纪念日之前完成全部工作。盛夏时节各位伙伴不畏暑热,日夜兼程,多次开会,数易其稿……到8月28日任务终于提前完成!发布会上《手册》在手,带给来宾们浓浓墨香和无限欣喜!……
绿色之友一贯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,但是绿色之友的重要成果大都来自“背水一战”。今天回忆《手册》获奖,看似偶然,事有必然。
2013年8月28日《手册》发布会在南开大学环科院举行。见北方网报道。(http://news.enorth.com.cn/system/2013/08/28/011264734.shtml)
|